未完成的“謝幕”:“找九宮格時租早期張愛玲”與《儒林外史》–文史–中國作家網

張愛玲的文學創作遭到中國古典小說的滋養,這是公認的現實。《紅樓夢》與《金瓶梅》二書對于張愛玲而言“是一切的根源”[1],意義不問可知。在20世紀40年月,時人已發明張愛玲的小說與《紅樓夢》“在句法上很有一些相似的處所”[2],創作“一直不克不及自拔于《紅樓夢》型窠臼之外”[3]。張愛玲亦從《金瓶梅》小討情節中“奪胎換骨”,塑造出經典抽像:白流蘇“善于垂頭”的小舉措源自“繡像本”中潘弓足初會西門慶時“妖情欲盡”的“三次垂頭”[4];曹七巧看待親哥嫂的“冷熱交錯”,同潘弓足看待母親潘姥姥的立場亦構成整齊對比。這兩部小說作為張愛玲“一切的根源”,盡非作者自謙的客套話。

張愛玲也同時為《海上花傳記》這一類藝術成就稍遜“金紅”的作品仗義執言,以為慘遭看官“三棄”的《海上花傳記》“應該是一部世界名著”[5],對這部書的文學史際遇深感不滿。從《海上花傳記》中,張愛玲自認成長出了一套美學守則:“‘平庸而近天然’一向是我的一個尺度。”[6]在散文創作中,張愛玲也不竭說起她對《醒世姻緣傳》《宦海現形記》《孽海花》等并非“一線”的中國古典小說的基礎見解,顯示出她與這些作品相當慎密的文學受容關系。

而張愛玲與另一部古典小說經典之作《儒林外史》之間的文學關系的展示,卻更多集中在“早期張愛玲”時代。這種“晚素性”的文學人緣相當特殊。在《談看書》(1974)中張愛玲稍稍說起了這部小說,未及睜開;《談吃與畫餅充饑》(1980)中實在會商起書中故事,著重講書中美食,卻失慎將情節記錯:“‘疇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個吃。’……儒林外史我多年沒看見,除了救了匡超人一命的一碗綠豆湯,只記得每桌飯的菜單都很平實”[7],實在在《儒林外史》中這碗綠豆湯救的乃是牛浦郎,而非匡超人。在早期研討《紅樓夢》的專著《紅樓夢魘》(1977)以及國語翻譯《海上花傳記》的“譯后記”(1982)中,張愛玲更進一個步驟地集中會商了她懂得中的《儒林外史》的文學價值:“清末平易近初的罵世小說仍是繼續紅樓夢之前的《儒林外史》”[8];“……就只要《三國演義》《西游記》《儒林外史》是完全普及的。三本書倒有兩本是汗青神話傳說,缺乏格雷亨·葛林(Greene)所謂‘凡是的人生的反響’。”[9]這些不雅點,承自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以及胡適《〈海上花傳記〉序》中對于《儒林外史》的基礎見解,借助東方文學的比擬不雅點翻出新意,顯示出張愛玲在文學理念上對《儒林外史》的發明性接收。這種發明性的文學接收在“早期張愛玲”創作真個落實,頗惹人注視。她與良知宋淇、鄺文美佳耦的通訊,為讀者提醒出張愛玲創作生活的小小一角,通訊為讀者浮現出不少“早期張愛玲”的瀏覽體驗和寫作打算,在這些文字中,《儒林外史》對張愛玲的具象化文學影響,方垂垂浮出水面。

一、經歷的激活:“真是《儒林外史》外一章”

“早期張愛玲”中的“早期”,從階段性來看應特指“1972年她移居洛杉磯到往世為止,即從52歲到76歲的20多年間”[10];“早期作風”亦襲用自薩義德闡述“巨匠式早期作風”時的研判,推許藝術家“不按理出牌,未能使情勢更臻至純潔與完善,卻顯出松弛、隨便、破裂的癥狀”[11]。細考此階段張愛玲的文學創作,可以發明“早期張愛玲”的自我放松:散文《談看書》(1974)是“閒談式的散文,不像小說比擬有規律,有個靠傍”[12];長篇小說《小團聚》(1975)在寄送宋氏佳耦瀏覽之前便講明“這篇小說時光上跳來跳往,你們看了必定頭昏”[13];《對比記》(1993)的創作由來,不外“出選集可以登個‘回想展’,從四歲起,加上notes,藉此保留,否則早晚全沒了”[14]。這些早期創作,顯然與讀者所熟習的、以1940年月創作為代表的張愛玲晚期作品迥乎分歧。從“熟極而流”的美學作風跨越到略顯生新、決心營建“不如閉幕得好”的松弛感,與其徑直研判“早期張愛玲”創作力降落故而無法保持既有文學水準,不如說張愛玲早期創作簡直佈滿了一種針對後期的反水性。

陳建華指出,張愛玲早期作風的重要意向表示為“不再持續她的英文創作,而停止一種‘蘊藉的中國寫實小說傳統’的自我建構議程,一方面論述《紅樓夢》與《海上花》的古代價值,從美學上摸索與總結它們的‘蘊藉’作風,藉以豐盛本身的創作,另一方面經由過程考據與翻譯來斷定它們在文學史上的經典位置,也旨在改正與進步大眾的文學觀賞程度”[15]。“早期張愛玲”假如真的在作風上成長出了一種特別的成熟性,浮現出如薩義德所言“奇特的感知特質和情勢”[16],則“回到中文”應是此中最為主要的表征:回到“中文”指張愛玲在文學說話上廢棄英文、折返中文,而“回到”中文則隱含了她對中國文學傳統的再回回與發明性轉化——“蘊藉的中國寫實小說傳統的自我建構”。“《紅樓夢》與《海上花》的古代價值”的連續闡釋當然是“早期張愛玲”作風建構的主要舉動,但也應留意到作家對于《紅樓夢》《海上花》的養分吸取是自幼及壯、連綿至早期的連續經過歷程。相較之下,“早期張愛玲”集中地議論、挨近《儒林外史》這部在她青年時期并不常說起的作品,尤其顯示出這種“自我建構”的目標意圖。而激發她對《儒林外史》熱忱的起因,則來自臺灣作家陳若曦此時頒發的一篇頗具爭議性的小說《城里城外》。

陳若曦在臺灣年夜學念書的時辰,曾與張愛玲打過交道。那是1961年10月,張愛玲在臺灣居停一周,目標重要是為寫作蒐集素材:“想寫張學良故事,而他最后是在臺。”“想到臺中或臺南近土著土偶的村鎮住兩禮拜,了解一下狀況土著土偶與小城生涯。(我有個含混的動機土著土偶與故事終局有關。)”[17]是以,依據這個打算,張愛玲拜訪了臺北街道、寺廟,餐與加入了花蓮地域原居民康年祭,陳若曦介入此次陪伴,并留下相當翔實的文字記載:“斯須,張愛玲來了,公然身體干扁修長像根竹子……應是不惑之年的張愛玲,杏眼白膚,笑臉羞怯,神色活像個小女孩。顯然一貫以素顏面世,直發剪短了攏到腦后,配上一身素凈的旗袍,很像平易近國初年的女先生”;“除了瘦,措辭少而慢是第二特色。希奇她小說里刻畫眾生相時,老是繪聲繪色,氛圍可以非常熱烈;實際生涯,她一次僅能和一小我措辭,對方還須聚精會神才幹抓到她一句完全的論述。光是敷衍擺佈鄰人的說話,她簡直花光了一頓飯的時光;吃得很少,難怪那么瘦削。”[18]假如陳若曦的記憶無誤,則她在張愛玲訪臺時代為張愛玲聯絡接觸進住王禎和家,與張愛玲一路上街購物,在花蓮王家跟張愛玲同住一室、全部旅程陪伴,是以能對作家張愛玲有相當細致貼身的察看:

張對她感愛好的工具會察看纖細,譬如房間的窗子有雕花的木頭框,她幾次以手探索,還細心不雅看,一雙遠視眼鏡快撞上木框了。

她也是年夜而化之的女人,不顧外表。嫌天熱,出門都穿涼鞋,成果磨破了一只腳,她就套上厚厚的毛襪來維護,另一只還是赤腳,照樣年夜街冷巷地逛往。

過兩天,麥處長來花蓮,帶我們餐與加入阿美族的康年祭,被邀坐在主席臺上。歌舞停止一半時,張愛玲能夠想要切近舞者,竟分開座位,單獨坐到臺前的草地上。她就這么坐著觀賞歌舞,直到散場都是一副專注又悠然自得的神色。[19]

陳若曦從臺灣年夜學結業后赴美留學,1966年攜夫婿一路進進中國年夜陸,對“文明年夜反動”有親身體驗,后于1973年分開年夜陸,創作了一系列反應“文革”的小說,激發宏大追蹤關心。宋淇能夠并不了解陳若曦與張愛玲的這段人緣際會,他留意到陳若曦當令的“走紅”,以她作為例子激勵張愛玲持續創作:“比來臺灣紅了一個女作家:陳若曦,回國粹人,在國際住了七年,乘文明年夜反動時,凌亂中走了出來,此刻年夜寫其短篇,頗有真正的感。可是第一個寫的人仍是你,所以講起你來還是振振有辭。我想一個作家總免不了有波折升沉,但像你那樣有‘第二春’還未幾見,我們真盼望好好應用這機遇替你squeeze到每一分錢possible(盡能夠榨取到每一分錢),同時你寫熟了手,可以持續寫下往,借此機遇抖擻起來。”[20]

因這一層關系,當宋淇在信中說起陳若曦時,張愛玲便不克不及不加以留心。宋淇是張愛玲在文學上的良知,為張愛玲供給了很多中肯的創作看法。此番說起陳若曦,宋淇顯然是將陳若曦視為張愛玲分開年夜陸后書寫年夜陸題材的后繼者。陳若曦書寫中國年夜陸題材的小說獲得勝利,在宋淇的懂得中,這應當是張愛玲在創作上可以斟酌折返的標的目的。張愛玲對這一提出并不非常熱衷,“決議不再揮霍時光在與我性格分歧的宣揚文藝上,成果必定一無所獲”[21];“一向以為最好的資料是你最深知的資料”[22]。但她亦批准宋淇對陳若曦創風格格的研判,“在《中國時報》上看到她的小說,資料真好,寫得也有真正的感”[23]。此后在張愛玲與宋氏佳耦的往來手札中,也屢次提到陳若曦。特殊值得留意的,是張愛玲在讀完陳若曦短篇小說《城里城外》所給出的評價:

……《紅樓夢學刊》《八方》也終于寄到了……陳若曦則可以說成反文革、反四人幫——她崇敬周恩來,信社會主義——周策縱他們像疇前奔忙于兩個軍閥之間的師爺。……《城里城外》我想年夜部門是依據現實,真是《儒林外史》外一章。(1980年2月9日)[24]

陳若曦的小說《城里城外》恰是頒發在1979年9月號的《八方》上,是以為張愛玲所留心。更況且,這聚會場地部作品在頒發后就成為那時文學界熱議的核心。小說以中美建交以后第一次組團拜訪美國的中國粹者代表團,到加州某年夜學做離美前最后一次拜訪為重要故工作節。美國年夜學這邊由華裔汗青系傳授尤義及其太太施文惠來擔任招待,代表團一行七人,尤義先行把代表團中的翻譯和記者驅開,留下四位學者和領隊侯立。領隊侯立“抗日戰鬥時代做過地下任務”,滿口“社論體”,張嘴便有“殺伐之氣”,在拜訪中備受美方蕭瑟;與之絕對,四位訪美學者則遭到熱捧,尤其惹人注視的是此中兩位“年夜咖”:一位是社會學家畢文甫,“他那套效能派學說固然曾經掉隊了,但他在云南考核瑤族時,積聚了很多有價值的材料”[25];另一位是文學家秦徵,“顯得出奇的年青,似乎剛步進五十,體健神旺。他最得分緣,操著江浙腔的通俗話侃侃而談”[26],在觀賞年夜學藏書樓時,“秦老看到本身的書,本本平裝,並且書名燙金,非常高興。齊文拿出《圍城》,封里兩張借書記載單蓋滿了每日天期。傳聞它一向是熱點小說,秦老直嚷這是年青時期的游戲之作,何足道哉如此。謙遜回謙遜,臉色仍是頗自得的”[27]。小說中寫在家庭聚首中,女主報酬讓專家們更安閒,以便兩邊語無忌憚地交通,有興趣將領隊官員侯立引開,剩下一群人聚在客堂,場景陡轉,氛圍丕變:

她往廚房把水壺插上電,涮了茶壺,從頭沏了一壺凍頂烏龍。端了杯盤上客堂時,發明話題和睦氛全變了。主客都集合到沙發這邊,圍著兩個白叟,眾星拱月地坐在地毯上。她見個個神色頂真,不像在閑聊,倒像在閉會。[28]

公然,“抗日時期的老干部”一分開,剩下的代表團成員立即捉住機遇年夜談方才未便婉言的話題,本來每個專家都在想怎么才幹把後代后代送到美國來。秦老乞助尤義,“女兒往年到英國往了,此刻兩個侄子也想出來見見世面。我想讓他們到美國來,你看有什么門路可走?”畢老“想把幾個孫子弄出來,就是煩惱孩子考不外托福”;擔任接待的主報酬主人年夜出主張,承諾相助,賓主盡歡。女主人文惠不由感歎:“說中國怎么好,沒想到里面的人全打破了頭要出來……”[29]這個話題到領隊侯立前往客堂即自行停止,顯然是個忌諱話題。在拜別時分,小說迎來最飛騰。領隊侯立將專家先奉上車,折返感激女主人的招待,熱忱握手離別之際,竟出人意表地偷偷塞給施文惠一團紙,使得文惠驚詫不已。夫妻關門展讀這張字條,發明老干部也“不落人后”:“我的兒子想來美國念書,盼望你們相助。”

小說因“過度寫實”,頒發后不怪有讀者“按圖索驥”,亦有當事人自行“對號進座”。宋淇在1979年8月給張愛玲的函件中便說起小說的本領地點:“錢鍾書此次先往意年夜利開漢學會議,回國后,然后再隨社會迷信院一批人來美。這一次原來是以費曉[孝]通為主力,誰知費為人類學家巨匠Malinowski[馬凌諾斯基]自得弟子,三十年來對世界上社會迷信潮水全無所聞,身材虛胖,英語說得也不年夜行,大師對他年夜掉所看。相形之下,錢搶盡鏡頭……大師對他無不信服得心悅誠服。”[30]《城里城外》中“那套效能學派”已掉隊的畢老,以及講座場地“一口牛津腔把美國人信服的心悅誠服”而年夜出風頭的秦老,其小說人物與原型之間已非“暗射”,真可謂“貼身摹寫”了。當事人錢鍾書對這篇小說付之一笑,“陳密斯那時也在場,冷眼嘲笑于傍,弟于其人毫無印象,可謂‘不識泰山’,《城里城外》往年7月中由‘八方’寄示,讀之嘻嘆,于弟雖加卡通式刻畫,尚屬筆下留情也”[31]。但在那時,小說被以為決心丑化年夜陸赴美交通的常識分子而激發爭議。在結集出書時,陳若曦趕忙出來“滅火”,寫作《〈城里城外〉的膠葛》一文,感歎“一貫否決文學為政治辦事的我,竟不知不覺中身材力行起來”;“我歷來不曾譏諷過人。某回偶爾對或人有所聽聞,回家血汗來潮,帶著權且風趣他一下的沖動寫了《城里城外》。想是篇名取錯了,竟弄得陰錯陽差,甚至張冠李戴。文章頒發以來,褒貶隨之,誤解尤其不竭”。[32]言論場對這篇小說的會商,繚繞“夸年夜”和“丑化”的寫作倫理,拓展到政治意涵的解讀,乃至當事人跳出來認領腳色,讓陳若曦尤其不滿,“他們進犯得最兇的處所往往是最具真正的性的地點”;“我還沒碰著一個塑造人物比我在《城里城外》中更掉敗的。不單張冠李戴,統一個腳色竟有性趣年夜相徑庭的人搶著認同”。[33]連葛浩文在評論這篇小說時,也風趣地表現“作者所述的工作我也親眼看過,所描述的人物我也熟悉不少(里頭大要沒有我的影子吧)”[34]。評論界對這篇小說的剖析視閾從政治意涵到人身譏諷,偏偏不把《城里城外》僅僅當一部小說來看。

張愛玲對這篇小說只言片語的理性評價顯出她這一階段的文學敏感度。《城里城外》以常識分子/學者作為小說重要人物,囊括中美兩國人文學界精英,極寫兩群人酬酢之間的彼此依附、互有所圖:拜訪團的老學者年夜贊國際撥亂歸正、萬象更換新的資料,私底下拼命探聽若何將後代送出國;招待的主人一方深知中美建交,以后關于中國年夜陸的研討年夜有效武之地,接待好這些專家,日后方能“放長線釣年夜魚”;更有在美的“風派人物”趕時趨新,年夜辦接待,積極與年夜陸來的學者合影,“想像著本身在內的照片,有朝一日登上了國民日報,很多人都掩不住高興的臉色”[35]。《城里城外》在立意上,便無為此轉機時期的中國常識分子(無論其來自豪陸或移居海內)留影的意圖。正如《儒林外史》一書恰是“《外史》紀儒林”,有興趣反應那時常識分子生涯一樣。[36]而《城里城外》以真正的事務為故事佈景,攝取真正的人物為虛擬腳色,小說表裡人物高度粘連,甚至輪作者本身都現身小說中,“飾演”尤義夫人施文惠一角。這與《儒林外史》的情形完整分歧:“臧否人物,隱有所指。”[37]“所傳人物,年夜都實有其人,而以象形諧聲或廋詞切口寓其姓名,若參以雍乾間諸家文集,往往十得八九。”[38]更況且《城里城外》取義《圍城》“沖出來、跑出來”的題眼,塑造一群“身在此中”卻也想“跑出來”的人物,構成一種頗具笑劇性的譏諷修辭,亦與《儒林外史》“寓怒罵于惱怒,雕鐫物情,如禹鼎溫犀,莫匿毫發”[39]的譏諷藝術心靈相通。

從書寫常識分子題材、攝取真正的人物進小說以及謔而不虐的譏諷修辭動身,張愛玲看清了《城里城外》作為小說與中國傳統文學書寫頭緒之間的聯繫關係,并對《城里城外》給出了相當凝練化的評價。更為主要的是,瀏覽與評鑒《城里城外》,似乎激活了張愛玲跟《儒林外史》這部小說的文學鏈接,“早期張愛玲”以一篇(終極未完成的)小說仿作,顯示出其在創作上對這部經典的跟進。

二、心慕與手追:“往來手札”中的《謝幕》

在點評完陳若曦的小說《城里城外》之后,張愛玲隨即完成了散文《談吃與畫餅充饑》,盡管言明“儒林外史我多年沒看見”,但仍記得“疇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個吃”。[40]多年沒看見卻記掛起這部小說,可見作家對于《儒林外史》的深層瀏覽記憶已被激活。到了1980年6月,張愛玲甚至提出一個朦昏黃朧的小說寫作構思:

丘彥明來信講痖弦請求Stephen寫篇工具關于《談吃》,我也感到不恰當。重刊《五四遺事》是個好idea,尤其由於我一向煩惱被人支出全集,轉錄發載后比擬熟套,即便被選了往,也不像是給人家掐了個鮮頭往。……曹禺跟李玉茹成婚了,兩位我都見過,所以對他們的故事很覺得愛好。(張愛玲致鄺文美、宋淇,1980年6月7日)[41]

1980年3月18日至4月30日,曹禺赴美講學、停止文明交通,惹起很年夜顫動。如許的場景生怕讓張愛玲想起了陳若曦《城里城外》中異樣訪美的幾位中國常識分子。張愛玲寫作很慢,此時正在忙著翻譯《海上花》,一時并無新作,新的素材靈光乍現——曹禺的故事讓張愛玲頗覺驚喜,“兩位我都見過”,是本身所熟習的資料。張愛玲在1947年2月即應柯靈推舉參加文華影片公司,曹禺在同年美國講學回國后也參加任編導,并為文華影片公司編劇、導演完成了影片《艷陽天》,由石揮、李麗華領銜出演。[42]張愛玲與曹禺此時同在文華影片公司擔負編劇,兩人很能夠打過交道,張愛玲顯然熟知《艷陽天》拍攝的一些細節。于是,這篇小說的動機在張愛玲腦中兀自發展,不久之后張愛玲便向宋氏佳耦進一個步驟流露了這篇小說的創作假想:

不記得有沒有跟你們說過曹禺編寫《艷陽天》影片時,很是器重李麗華的旗袍料,天天陪她往選購衣料。我想寫他此次來美,使他想起戰后自邊疆來滬,一次影片公司年夜宴客,氛圍與心情有雷同之點——年夜受接待,同時也有點自衛性。那時上海新出了楊絳師陀等劇作家,他的名著都在戰前——《演變》能否寫抗戰?戰后上海有沒有演過?《艷陽天》后頒發的話劇《正在想》似乎沒演出過。——有些書評家以為他derivative(缺少原創性),太像O’Neil。在美國,夏志清等或多或少的屬于這一類。不外’48他覺得長江后浪推前浪的要挾……浪頭都解凍成了冰河,倒保全了他的盛名。也許題作《謝(竹)幕》。’50他像配角在臺上突然病發,幕急下,替他粉飾了。上海的幾個名坤伶那天宴會都在座,他由於有點迷上了李麗華,沒年夜留意李玉茹。我一時也不會寫,先跟你們講講,省得又出亂子。當然也不完整是譏諷。(張愛玲致鄺文美、宋淇,1980年9月29日)[43]

這一階段張愛玲開端有興趣識地留心與曹禺有關的資料。曹禺訪美時代在伯克萊年夜學做了演講,說起“國與國之間,尤此中國和本國,常有奧秘的‘幕’存在”[44]。張愛玲信中提到小說暫命名為《謝(竹)幕》,靈感或許恰是來自于此。夏志清曾親臨曹禺訪美的講座現場,所寫的紀實性長文《曹禺訪哥年夜紀實——兼評〈北京人〉》遂被張愛玲視為盡佳素材,專門往信感激夏志清,“你寫曹禺來美那篇真有愛好,我個人空間剪報留上去”[45]。張愛玲的小說創作與普通人略有分歧,她往往是“細節優先”的,從一個情節的設置定型,再逐步斟酌將故事搖擺推遠:“第二部小說是關于一個掉戀他殺的女郎。我母親批駁說:假如她要他殺,她決不會從上海乘火車到西湖往自溺。可是我由於西湖詩意的佈景,終于執拗地保留了這一點。”[46]雖是少女習作,可是在張愛玲看來,主人公要在西湖停止這個故事,遠比情節走向自己更主要。小說《謝幕》的構思漸具雛形,這個想寫的故事張愛玲固然坦陳“我一時也不會寫”,但小說的細節部門曾經臻于飽滿,重要布景曾經設定妥當:

我前次信講的關于曹禺的故事,想寫他在柏克萊碰見一個fan,略有些像李麗華,也有點像李玉茹。午夜深談,她由於他三十年沒能寫工具替他悲傷,他慨然說:“只需國度強,國民生涯得好一點,就義我這點藝術性命算什么?”(張愛玲致鄺文美,1980年12月10日)[47]

看來,張愛玲曾經決議讓這個故事的主要場景設置在曹禺訪美時代,“在柏克萊碰見一個fan”。如許的design,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陳若曦以中國年夜陸學者訪美團為原型的那篇《城里城外》。異樣是以常識分子為題材,以曹禺為人物原型,以“不完整是譏諷”為小說藝術尋求,張愛玲透過《城里城外》而接續《儒林外史》的寫作意圖由此彰明。但不久以后,張愛玲即不幸遭受“蚤禍”,身材狀態呈現題目,不竭遷居經過歷程中更是喪失了翻譯了十余年的《海上花》英譯稿。這篇“不完整是譏諷”的小說她得空顧及。直到1988年她終于安置上去。宋淇再一次激勵張愛玲不要結束創作:

我在翻閱你的舊信,此中有一段講起你想寫《謝幕》,描述曹禺來美后的心思和窘態。這標題很好,構想也好,曹是南開中學出生,南開以演話劇知名,先生年夜城市演戲……曹傳聞演過Ibsen的娜拉。別的還有一個劇作家:吳祖光,……你無妨將曹、吳二人合并為一人,再加油加醬,省得讀者一看就知是一個名人的caricature(卡通化描述),thinly disguised(只稍作粉飾),就沒有什么味道了。這題材值得醞釀一陣。(宋淇致張愛玲,1988年6月2日)[48]

宋淇的提出頗具戰略性,他深知張愛玲面前目今一切皆不順利,創作頂好撿現成的標題。而《謝幕》一文,早過去返會商數次,顯然張愛玲已極熟。宋淇能夠也懼怕這篇小說如《城里城外》一樣對人物原型過分“貼身摹寫”而招致掉敗,自動為張愛玲供給人物素材,便利張愛玲“加油加醬”,增加味道。并且,他提出假如這篇小說寫不出,“另一項任務你也許會覺得愛好。《紅樓夢》你熟極如流,已寫了一本書。另一本經典是《金瓶梅》,你也極熟。你在文章中說過,看到宋蕙蓮和李瓶兒之逝世你會不由得年夜哭。……我以為你年夜可乘此刻尚未能經心投進創作時,無妨細讀此書,并且寫幾篇文章,假如有愛好,無妨像《夢魘》那樣出一本書”[49],總之,盼望張愛玲創作不竭。

張愛玲隨后有所回應,對于寫作研讀《金瓶梅》的系列文章她一時并無愛好,反倒重拾起了《謝幕》,在這一次的構想中,在前述“訪美”的情節之外,張愛玲進一個步驟增加了1940年月曹禺回滬的情節,并將小說的重要場景稀釋為兩場接待酒會。至此,整篇小說已呼之欲出:

《謝幕》小說的重要內在的事務是兩個party,戰后上海片子公司接待曹禺從重慶回來,加年夜演《雷雨》后的雞尾酒會。他的私生涯我實在全無所聞,所有的揣測,除了陪李麗華買衣料這件瑣事……吳祖光的作品我看不出來,毫無印象。曹禺我可以identify with,很難與吳祖光疊印。側重年紀,改小些也weaken the situation。寧可讓人說我罵曹禺——我寫過的嚴厲的作品的配角有幾個正面人物?就如許也還極能夠寫不出,久長不寫工具。(張愛玲致鄺文美、宋淇,1988年8月30日)[50]

此后該小說一向無消息,張愛玲在手札中也不再更換新的資料相干信息。直到1990年,張愛玲再度說起:“工具持久堆在地下,其實嫌多,不想再買書,除了關于年夜陸生涯細節的,尤其是北京,為寫《謝幕》參考。”[51]直到性命結尾,張愛玲仍在思慮若何豐盛這篇小說的細節。遺憾的是,對于這篇小說,張愛玲能夠自始至終都不曾動筆。

三、《儒林外史》的乍現與“早期張愛玲”作風的凝定

分歧于張愛玲在1940年月那奧秘得只聞標題不見註釋的“佚文”《苗金鳳/描金鳳》[52],《謝幕》雖未及落實為文字,但經由過程張愛玲與宋氏佳耦的魚雁往來,已年夜致能窺見小說首尾和情節構想了。這些資料曾經能為我們懂得作家創作的“產生學”以及“生孩子工藝”,供給不成多得的素材了。《謝幕》這篇小說的寫作構想與創作測驗考試,還能賜與我們一個清楚的察看視角,以《儒林外史》對張愛玲的文學影響為接點來停止考核,或能對“早期張愛玲”的藝術新變和創作實景有更深條理的貫通。像張愛玲如許一位在中西文明資本中測驗考試獲取營養、謀取定位的小說大師,在早期的創作轉型中,仍測驗考試乞靈于中國古典寫實主義小說之神髓來超克寫作逆境。在“金”“紅”這兩年夜源泉之外,以《儒林外史》為代表的“社會小說”,在早期張愛玲“回到中文”的創作通路的延展中,顯示出作家若何經由過程對古典小說的發明性轉化,力圖實行文學創作的新變的盡力。其創作經歷的成敗得掉,自有其意義。

《謝幕》的“未完成狀況”讓人想到1950至1960年月“中期張愛玲”異樣未完成的一部英文小說《少帥》(The Young Marshal)。《少帥》的創作起念于1956年,但動筆開寫已是1963年,現存兩萬余字。故事以汗青人物張學良與趙四蜜斯的戀愛故事為中間,并努力依照汗青成長的過程推進小說敘事的進度,張愛玲在創作中消耗了極年夜的力量來彙集資料、消化掌故、復原汗青、融進小說。以本日的目光來看,小說很難謂勝利。一則小說以英文書寫,故工作節設置完整逢迎英文讀者的興趣,但即使這般,出書代表人試讀樣張后,完整不看好這本小說:“看了都不愛好,說汗青太confusing……很多人名完整記不清……”[53]二來這本小說直接貼著那時仍健在的汗青人物來寫,但又依據本身的構思決心修正了若干主要細節,如將女主人公改為從十三歲到十五六歲的未成年少女,小說恐惹起名人聲譽權的爭議,最后連張愛玲本身也嫌棄了這個小說題材,不復續完,使其成為斷章殘稿。

被廢棄的英文小說《少帥舞蹈教室》讓我們再次留意到張愛玲創作與“社會小說”之間的文學關系。張愛玲自稱“從小養成孜孜不倦的惡習氣,看的‘社會小說’書多”。在她的懂得中,“社會小說”就是具有傳統的情勢、保存舊小說文體、內在的事務又比神怪武俠風趣的小說,“仿佛就是年夜門外的世界”。[54]這類小說在題材上直刺社會實際、描摹情面圓滑,但在文學水準上,分歧的作品高下差別極年夜。《少帥》寫作中,題材直接訴諸真正的人物、情節流露汗青現場某些記憶的做法,生怕令張愛玲想到了本身祖父、祖母也被化形而進的“社會小說”《孽海花》。此訓斥類的“社會小說”在作風上“辭氣浮露,筆無躲鋒,甚且過火其辭,以應時人愛好”[55],或許讓張愛玲倍感警悟:在《少帥》中她屢次襯著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性愛體驗,已屬“筆無躲鋒”;有論者也指出這部小說中女配角未成年的人物抽像設定恐與1962年上映的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片子《洛麗塔》(Lolita)有關,“她能否基于某個市場斟酌,有興趣將《少帥》寫成一個軍閥時期的洛麗塔故事呢?”[56]這無疑又有“應時人愛好”之弊。《孽海花》一出,對這部書的瀏覽高潮便剎時集中在了研判小說中的“隱托人名”上,認識到這一點之后,張愛玲會決然廢棄《少帥》,看來也是天經地義的了。

當1980年月《謝幕》的創作構思垂垂了了之后,張愛玲當然會記起1960年月創作《少帥》時的經歷經驗。《謝幕》與《少帥》的小說人物都來自那時仍健在的名人,取材于真正的的故事,在創作途徑上有類似的行進標的目的。《少帥》的慘烈掉敗當令張愛玲反躬自省,若何在立意、運思、論述中防止前述的“《孽海花》化”。于是,張愛玲棄“訓斥”而取義“譏諷”,盼望在社會小說中超出《孽海花》式的“影事置諸文后”的漏弊,以《儒林外史》寫常識分子意在“警世”,“描述人情冷暖,純從經歷上得來”,以此救正《少帥》寫作中因與原型人物間隔過密而招致小說虛擬中能夠發生的寫作倫理學上的窘境。異樣是將真正的人物和事務寫進小說,《孽海花》是把“數十年來所見所聞的零碎掌故,集中了拉扯著穿在女主人公的一條線上,表示我的想象”[57],小說人物與所暗射對象之間的貼合度、汗青現實的傳奇化重述,成為作品魅力的重要起源和讀者最為熱情瀏覽之處。如蔡元培便表現這本小說最風趣的即是小說中的“現實”:“書中的人物,年夜半是我所見過的;書中的現實,年夜半是我所習聞的,所以讀起來更風趣。”[58]而在《儒林外史》中,小說人物原型雖可考,但曾經過作家的發明性轉化,完成了人物的典範化,“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讀者曾經不那么關懷范進、周進、馬二師長教師畢竟原型為誰,如魯迅所言“假如作者手段高深,作品久傳的話,讀者所見的就只是書中人,和這已經實有的人倒不相關了”[59]。在張愛玲的構思中,寫“實有人物”一向是她所保持的文學創作標的目的,“最好的資料是你最深知的資料”,但“《孽海花》化”的《少帥》的掉敗,使得張愛玲不得不測驗考試調劑轉換既有的寫作范式,這時陳若曦的《城里城外》突現文壇、激發熱議,激活了張愛玲的《儒林外史》經歷。張愛玲忽然買通了這一條在她之前的懂得中難以覓尋前途的寫作暗道。“實有人物”的寫作,完整可以依照《儒林外史》中處置人物原型與營構譏諷藝術的方法來停止。這一時代張愛玲在散文、序跋中集中地說起《儒林外史》,證明了這種文學經歷的激活,而《謝幕》的構想與持之以恒的細節潤飾,也顯示出她在創作中處置“實有人物”、寫作“《儒林外史》化”小說的新途徑。

總之,以《金瓶梅》《紅樓夢》為代表的中國古典文學資本,一向是以“要一奉十”的連續挹注貫穿了張愛玲的創作生活。這股文學根源的涌動,在“早期張愛玲”時代,復又新添增《儒林外史》這一股清流。這一“新添”,意味著張愛玲在暮年并不安寧的生涯狀況中,仍在求取新變、積極測驗考試。假如將張愛玲翻譯《海上花》以及寫作文學評論《紅樓夢魘》的文明實行,視為她在早期針對本身文學盛年期文明資本的一種回想或許反芻,則不難取得對她早期創作的微觀性不雅照:“她的‘早期作風’終極表示為回回其本身,寫她本身想寫的工具,看似依然為記憶所困,在‘曩昔’的圍爐邊打轉,或可說是從內部世界畏縮,卻修成正果,零落了一切內在的繁榮而顯露一個光禿禿的自我。”[60]朝向曩昔,不竭回溯,成為讀者懂得早期張愛玲如《小團聚》《對比記》等作品的一條最主要的途徑。張愛玲對《海上花》的跨語際翻譯和《紅樓夢》的“五詳”,都可以被懂得為對“曩昔”和“內涵自我”最為主要的文明資本的回頭看和再熟悉。但假如將張愛玲與《儒林外史》這一她盛年期并不常說起的作品聯絡接觸起來,則這種對早期張愛玲“回回其本身、在曩昔打轉”的總體性懂得,能夠會得以拓展。人緣際會,張愛玲得以在1980年月這個最不合適寫作的時辰,激活了《儒林外史》的瀏覽體驗,對常識分子題材、對直寫現實而生譏諷的寫作藝術、對“機鋒所向猶在士林”的文學作風發生了“心慕”,并測驗考試以新文學史中的“熟人”為題材來“手追”,測驗考試寫作“實有人物”的譏諷小說。

盡管這個極力迫近《儒林外史》的寫作打算終極折戟沉沙,但這一積極的衝破性舉措已能向讀者展現出,早期張愛玲仍不竭“求新變”而非“保守成”。盡管在文學實績的產出來看,早期的張愛玲似乎退守本身的文學溫馨圈和平安區,面臨此時業已構成的萬千張迷產出作品:“掃卻鉛華回少作”“屏除絲竹進中年”。如《對比記》如許訴諸回想、指向曩昔的作品,剪裁較易,對于張愛玲而言可謂熟極而流,不怪宋淇婉言“《對比集(記)》能夠吸引一部門‘看張’的人,但又是歪路左道,不像成年夜器的樣子”[61]。但張愛玲顯然并不情願止步于此“歪路左道”,她曾借由擷取《儒林外史》的文學神髓,拓展譏諷性常識分子題材的創作途徑,顯示出她自動反擊、積極拓展的文學野心。可是,求新變的書寫欲念與實際的保存際遇、創作周遭的狀況間的葛藤關系,漸次消磨了作家拓展文學圈地的進階之路。未完成的《謝幕》是張愛玲的刺點時辰。在“早期張愛玲”“回回其本身、在曩昔打轉”的作風凝定的背后,似乎仍儲藏著有數次自我衝破的能夠性。

注釋:

[1] 張愛玲:《〈紅樓夢魘〉自序》,《張愛玲典躲選集》(第10卷),臺北皇冠文明出書無限公司2001年版,第7頁。

[2] 《女作家聚談會》,《雜志》1944年4月第13卷第1期。

[3] 吳小如:《讀張愛玲〈傳奇〉》,見陳子善編《張愛玲的風尚:1949年前的張愛玲評說》,山東畫報出書社2004年版,第58頁。

[4] 田曉菲:《秋水堂論金瓶梅》,天津國民出書社2005年版,第13頁。

[5][6][13][17][20][21][22][23][53] 張愛玲、宋淇、宋鄺文美:《紙短情長:張愛玲往來手札集1 1955-1979》,宋以朗編,臺北皇冠文明出書無限公司2020年版,第152頁、383頁、292頁、102-103頁、290頁、43頁、313頁、299頁、119頁。

[7][40] 張愛玲:《談吃與畫餅充饑》,《張愛玲典躲選集》(第9卷),臺北皇冠文明出書無限公司2001年版,第103頁、103頁。

[8] 張愛玲:《〈紅樓夢魘〉自序》,《張愛玲典躲選集》(第10卷),臺北皇冠文明出書無限公司2001年版,第5頁。

[9] 張愛玲:《國語本海上花譯后記》,《張愛玲典躲選集》(第12卷),臺北皇冠文明出書無限公司2001年版,第333頁。

[10][60] 陳建華:《論張愛玲早期作風(上)》,《古代中文學刊》2020年第4期。

[11] 陳建華:《張愛玲“早期作風”初探》,見陳子善編:《重讀張愛玲》,上海書店出書社2008年版,第137頁。

[12][45] 夏志清編注:《張愛玲給我的函件》,結合文學出書社2013年版,第208頁、299頁。

[14][24][30][41][43][47][48][49][50][51][61] 張愛玲、宋淇、宋鄺文美:《書不盡言:張愛玲往來手札集2 1980-1995》,宋以朗編,臺北皇冠文明出書2020年版,第419頁、8頁、417頁、20-21 頁、31頁、36-37頁、335頁、335-336頁、340頁、414頁、475頁。

[15] 陳建華:《論張愛玲早期作風(下)》,《古代中文學刊》2021年第3期。

[16] [美]愛德華·W.薩義德:《論早期作風——反實質的音樂與文學》,閻嘉譯,生涯·唸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版,第4頁。

[18][19] 陳若曦:《保持·無悔:陳若曦七十自個人空間述》,九歌出書社無限公司2008年版,第107頁、108頁。

[25][26][27][28][29][35] 陳若曦:《城里城外》,六合圖書無限公司1984年版,第57頁、73頁、67頁、84頁、88頁、76頁。

[31] 湯晏:《一代佳人錢鍾書》,上海國民出書社2005年版,第317頁。

[32][33] 陳若曦:《〈城里城外〉的膠葛(代序)》,《城里城外》,六合圖書無限公司1984年版,第1-2頁、2-3頁。

[34] [美]葛浩文:《說些誠實話》,《葛浩文漫筆》,閆怡恂譯,古代出書社2016年版,第53頁。

[36] 陳美林:《吳敬梓研討》(上冊),南京師范年夜學出書社2006年版,第326頁。

[37] 張祥河:《關隴輿中偶憶編(節錄)》,見李漢秋編著:《儒林外史研討材料集成》,上海古籍出書社2017年版,第335頁。

[38][55]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魯迅選集》(第9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230頁、291頁。

[39] 沙漚:《一葉軒短文(節錄)》,見李漢秋編著:《儒林外史研討材料集成》,上海古籍出書社2017年版,第346頁。

[42] 拜見黃看莉:《海上浮世繪:文華影片公司初探》,中國片子出書社2010年版,第111頁。

[44] 拜見田原形:《曹禺傳》,北京十月文藝出書社1994年版,第452頁。

[46] 張愛玲:《天賦夢》,《張愛玲典躲選集》(第8卷),臺北皇冠文明出書無限公司2001年版,第5頁。

[52] 拜見陳子善:《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間的張愛玲——從佚作小說〈描金鳳〉說起》,《張愛玲叢考》(下冊),海豚出書社2015年版。

[54] 張愛玲:《談看書》,《張愛玲典躲選集》(第9卷),臺北皇冠文明出書無限公司2001年版,第150頁。

[56] 馮睎乾:《〈少帥〉考據與評析》,張愛玲:《少帥》,臺北皇冠文明出書無限公司2014年版,第243頁。

[57] 曾樸:《孽海花代序——修正后要說的幾句話》,朱一玄編:《明清小說材料選編》(下),南開年夜學出書社2012年版,第869頁。

[58] 蔡元培:《悲悼曾孟樸師長教師》,朱一玄編:《明清小說材料選編》(下),南開年夜學出書社2012年版,第880頁。

[59] 魯迅:《〈出關〉的“關”》,《魯迅選集》(第6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538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